海上智能交通发展专题报告会举行
智能船舶如何驶向更广阔新蓝海
又“聪明”又绿色的新能源船舶、从“一条鱼”推演而来的水下仿生无人系统、在复杂海洋环境下应对自如的智能无人艇……15日下午,在2024世界航海装备大会会场,一场集结了众多智慧元素的海上智能交通发展专题报告会如约而至,围绕智能航运技术、自动化导航系统、水下无人技术及船舶新能源等关键词,一幅“智领航海未来 共创海上发展”的美好蓝图闪烁着熠熠星光。
海上智能交通发展专题报告会现场。记者 包华 摄
一艘艘在水上行驶的船舶,该如何实现绿色智能的新升级?“加快船舶工业的绿色转型,对推进新型工业化,建设美丽中国具有重要意义!”报告会主题演讲环节,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、浙江大学研究员熊树生从船舶设计、监测验证、能源供给等多个方面,向大家展示了智能新能源船舶“变道超车”的崭新路径。
据了解,智能船舶是指通过集成先进的信息技术、自动化技术、人工智能、大数据分析、物联网等技术,使得船舶能够在自主导航、自动驾驶、智能监控、优化调度等方面具备更高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水平。
“比如,物联网技术和智能驾驶技术的落地,就能为船舶运营安全和效率做足加法。”熊树生说,依托物联网技术,船舶各关键部件上都可“植入”传感器和设备,收集船舶状态、航行环境、设备运行等数据,让船舶实现自主导航和航行的智能驾驶技术,也让每一趟航程更加安稳可靠。
一张“绿网”下,智能船舶还将驶向更广阔的蓝海。“在航运电动时代,油改电是目前最适合船舶绿色化改造的技术方案,可通过技术赋能、生态链整合及平台服务的加持,与新能源船舶产业基地的建立,实现破局!”熊树生表示。
学习完智能新能源船舶的专业知识,在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喻俊志的带领下,大家又一起走进了神秘的“鱼世界”,感受水下仿生无人系统建设的新意。
“我国的海洋科技创新工作,正在驶入快车道,水下潜航器,就是开发海洋、利用海洋的利器,是未来海洋开发的新趋势。”喻俊志介绍,围绕“新概念、新驱动、新结构、新功能”等“四新”目标的水下仿生研究,既能为探索鱼类、鲸豚类推进机理研究提供可操纵的验证平台,也能为水下仿生航行器设计与控制提供新思路、新方法、新技术。
高机动仿生机器鱼家族、水面清洁机器人系统、视觉爬行鱼……一个个最新研究进展,揭示了机器人迈向“水下战场”的下一站:开放、场景、生态。
“我们将加快仿生两栖跨介质的前沿探索,同时加速抓取作业、水下垃圾收集的应用实践,用更精细、更精准、更智能的研究,谱写科技引领未来的崭新篇章!”喻俊志说。
海洋无人系统是海洋强国战略的重要支撑装备,在广袤的“蓝色客厅”里,劈波斩浪的无人艇,也成为我国加速打造的“海上编队”的重要成员。
围绕无人艇自主控制、集群协同和内生安全三个维度,上海大学计算机工程与科学学院院长谢少荣的分享十足精彩。
“自主性、智能性、可靠性,是我们现在针对无人艇研究工作的重中之重。”谢少荣说,自主控制是无人化的关键所在,近年来,依托在线建模、智能控制等方法,无人艇在关键技术研发、系统优化和实地应用测试方面持续取得突破进展,让复杂海洋环境下的高效自主作业和安全协同兼而有之。
星星点点的智慧火花,还在深入浅出的企业演讲以及政产学研高层次对话中迸发。现场,叙利亚、土耳其、也门等多国政府官员,海内外高精尖企业人士以及研究学者等结合实际,分享人工智能、大数据、物联网等前沿技术在航海领域的落地应用,绿色可持续的海上交通发展的澎湃动能,正在这场“蓝海盛会”上加速汇聚。(记者 孙漫/文 包华/摄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