微信 注册登录
18610681038eztvhdzx@163.com
首页 > 有福之州 > 正文

海上风电供应链高质量发展专题报告会观察

2024-11-16 17:54:10    福州日报    

驭风前行 海上风电未来可期

海上风电供应链高质量发展专题报告会观察

风从海上来,发力正当时。15日下午,海上风电供应链高质量发展专题报告会在榕举办,产业链上下游企业、科研院所、设计单位等嘉宾代表齐聚一堂,围绕创新驱动、链条协作、合作共赢等主题,共同探讨海上风电产业的协同发展路径,提升产业链韧性和竞争力,推动形成中国海上风电供应链高质量发展的共识。

海上风电供应链高质量发展专题报告会现场。记者 郑帅 摄

抢抓机遇:海上风电发展前景广阔

“海洋占据地球总面积的70%以上,是生命支持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,也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财富。”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振业认为,海上风电优势显著,最具规模化开发条件、商业化发展前景,同时又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。

随着全球能源转型加速推进,海上风电正迈入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新时代。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首席技术专家、副总工谢宏文通过一组数据说明,截至2023年底,全球风电累计装机约10.21亿千瓦,首次突破10亿千瓦大关。海上风电累计装机约7520万千瓦,当年新增约1080万千瓦。中国年新增装机容量连续第六年居世界首位,占全球新增装机的58%。

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有力支撑。谢宏文介绍,近年来我国陆续出台《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》《关于促进新时代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》《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》等一系列政策,均提出鼓励建设海上风电基地,推进海上风电向深水远岸区域布局。在我国十余年海上风电技术经验积累的基础上,全行业需坚定发展信心,坚持高标准建设,促进海上风电安全可持续发展。

直面挑战:以创新驱动提升核心竞争力

耕海探洋,装备先行。赵振业表示,高端风电装备制造是海洋强国的主要标志,但这是一个复杂的体系,其中关键构件是风电装备制造的核心,没有高端关键构件无异于无米之炊,没有先进制造技术无异于纸上谈兵。他认为,抗疲劳制造技术是新一代先进技术,是新质生产力,是发展海上高端装备、实现海洋强国建设目标的重要途径。

随着海上风电产业发展不断加速,产业链上的各企业都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。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风电产业集团市场总监董兆龙表示,国内海上风电机组开发呈现快速大型化的特点,近几年海上风电机组叶轮直径和额定功率增长趋势明显,海上机组单机容量已增长到20兆瓦以上,叶轮直径达到300米级别。在这一过程中,认知边界不断突破,仿真、设计、工艺、安装等多领域有待协同创新。为此,他建议构建“风—载—结构—稳定性”全链条仿真能力,形成“数字孪生—物理实体”闭环验证体系,全面穿透底层核心技术。

叶片是风力发电装备的核心部件。中材科技风电叶片股份有限公司研发总监李成良认为,海上叶片大型化进入“无人区”,面临众多痛点难点问题,风电叶片高质量发展要更稳健可持续,加快新材料、新设计和新装备科技创新,推动风电机组全生命周期安全可靠。

“发展风电事业是一场长跑,要靠创新驱动核心竞争力,产学研用协同共赢。”李成良表示,风电行业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,要共同面对行业技术难题,需要全产业链资源整合、协同创新,从而实现产业共赢和行业良性健康发展。

地方实践:福州加快建设海上风电产业高地

近年来,我国加快构建起具有国际顶尖水平的风电产业体系,风电装备制造能力稳居世界前列,一系列原创性、突破性科技成果如雨后春笋般涌现。

上个月,全球最大的26兆瓦级海上风力发电机组在福建三峡海上风电国际产业园下线。这是目前全球单机容量最大、叶轮直径最长的海上风电机组,也是中国风电装备全产业链技术快速进步的最新成果。

从2019年至今,福建三峡海上风电国际产业园相继下线我国自主研发的6.7兆瓦、8兆瓦、10兆瓦、13兆瓦、13.6兆瓦、16兆瓦、18兆瓦、26兆瓦海上风电机组,推动中国海上风电装备制造跨越发展。

如今,产业园已引进了金风科技、东方电气、中国中车等龙头企业,形成结构件、电机、叶片、整机等完整的产业链,具备年产300万千瓦以上的风机及主要零部件生产、配送、售后服务等能力,为我国大容量海上风机创新提供了载体和平台。

下一步,福州将继续依托福建三峡海上风电国际产业园,深入落实产业链“链长制”,积极引进上下游配套项目,加快建设海上风电装备制造先进产业基地。(记者 颜澜萍/文 郑帅/摄)

相关热词搜索:

上一篇:第三届福建省海洋文化专题报告会举行
下一篇:最后一页

热点话题

热门视频

华媒头条